习近平李克强关于装备制造业的重要论述
2014-08-28 来源:机经网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装备制造业的重要论述
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我们要抓住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大科技问题,加强产学研紧密合作,开展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取得更多的重大原创成果,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大幅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
前几天,我看了一份材料,说“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而且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机器人革命”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市场。由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3D打印、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制造机器人的软硬件技术日趋成熟,成本不断降低,性能不断提升,军用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家政服务机器人已经成为现实,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已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思维和学习能力。国际上有舆论认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主要制造商和国家纷纷加紧布局,抢占技术和市场制高点。看到这里,我就在想,我国将成为机器人的最大市场,但我们的技术和制造能力能不能应对这场竞争?我们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这样的新技术新领域还很多,我们要审时度势、全盘考虑、抓紧谋划、扎实推进。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节选(2014年6月9日)
医疗设备是现代医疗业发展的必备手段,现在一些高端医疗设备基层买不起、老百姓用不起,要加快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降低成本,推动民族品牌企业不断发展。
汽车行业是市场很大、技术含量和管理精细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
——习近平:《在上海市考察工作时的讲话》节选(2014年5月24日)
我们要做一个强国,就一定要把装备制造业搞上去,把大飞机搞上去,起带动作用、标志性作用。中国是最大的飞机市场,过去有人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个逻辑要倒过来,要花更多资金来研发、制造自己的大飞机。中国飞机制造业走过了一段艰难、坎坷、曲折的历程,现在是而今迈步从头越,势头很好,开局很好,希望大家锲而不舍,脚踏实地,我寄厚望于你们。
中国大飞机事业万里长征走了又一步,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飞机。
——习近平:《在外国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23日)
中国是装备制造业大国,但同发达国家比还有差距,实现中国梦,装备制造业这个基础必须打牢。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是技术创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还是技术创新,不掌握科技创新最灵魂、最根本的东西,就掌握不了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命运。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还有许多短板,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习近平:《在河南省考察工作时的讲话》节选(2014年5月10日)
老工业基地很多企业浴火重生的实践说明,无论是区域、产业还是企业,要想创造优势、化危为机,必须敢打市场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创新牌。要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要发展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于一身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新兴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希望年轻一代坚定创新超越、产业报国的远大志向,为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多作贡献。
——习近平:《在辽宁省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3年8月30日)
一个国家只是经济体量大,还不能代表强。国家富强靠什么?靠自主创新,靠技术,靠人才,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
工业化很重要,我们这么一个大国要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自力更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少,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
不仅要提高机床的自主创新能力,也要实现机床关键器件的国产化。
——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工作时的讲话》节选(2013年7月21日)
要创新体制机制,把政府推动与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推动重点技术、关键技术、战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在吉林省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1年1月20日)
焊接技术代表着一个国家装备制造的技术水平……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技术先进,是我国铁路实施自主创新取得的重大突破,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产业的自主创新是基础,是推动我国现代化的核心因素,大家要再接再厉,发挥聪明才智,勇于拼搏,勇于攀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习近平:《在河北省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0年7月17日)
装备制造业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我们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坚持高起点、高质量地推进装备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实现产业升级换代,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习近平时任上海市市委书记时的讲话(2007年9月13日)
企业要加大研发力度,改进技术,进一步降低成本,打响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为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作贡献。
——习近平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时的讲话(2006年11月20日)
二、李克强总理关于装备制造业的重要论述
高铁等中国装备具有性价比高等竞争优势,推动中国装备走向国际市场是扩大开放的重要之举,对提升我国对外合作水平、优化外贸结构意义重大。要继续深化改革,充分用好对外合作平台,创造有利于企业和装备走出去的环境。企业要抢抓机遇,优势互补,形成拳头,为中国装备在世界市场赢得良好声誉。
——李克强:《在中国铁路总公司考察时的讲话》(2014年8月22日)
推进东北经济发展,要注重发挥东北自身优势。一要做强装备制造业,抓住高铁、核电、特高压等重大项目建设契机,促进技术、产品创新,推动“东北装备”走向世界。
——李克强:《在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7月31日)
中国装备走出去,你们的机车车辆是代表作。我每次出访都要推销你们的产品,你们要备加爱惜自己的声誉。中国装备的生命在于质量,这是我们获得全球认可的根本保证。
——李克强:《在南车株洲电力机车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时的讲话》(2014年7月4日)
中国装备、中国标准走出国门,既带动经济发展,也扬了中国人的志气!
——李克强:《在长沙火车南站考察沪昆铁路的讲话》(2014年7月3日)
要确保工程质量,打出中国铁路的品牌。要与非洲共享铁路建设经验,分享中国成熟技术,做好对非洲当地员工的培训,带动更多当地就业。……要精心施工,保进度、保质量,让中国修建的铁路使非洲人民更长久地受惠。通过一个又一个合作的工程打造中国装备走出去的“高地”,带动中国装备更多、更好地走出去,实现互利共赢。
——李克强:《在埃塞俄比亚考察亚的斯亚贝巴城市轻轨项目时的讲话》(2014年5月4日)
积极推进电动车等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化,加快高效清洁燃煤机组的核准进度,对达不到节能减排标准的现役机组坚决实施升级改造,促进煤炭集中高效利用代替粗放使用,保护大气环境。
——李克强:《在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4月20日)
推介中国的产品,维护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正当权益,这是作为中国总理份内的事。我去年访问中东欧的时候,曾经跟他们的领导人说,如果你要建高铁、核电,在同等质量下,用中国的装备可能是建设最快、成本最低的,我有这个底气。中国的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我们不能总是卖鞋袜、衣帽、玩具,当然这也需要,但中国装备走出去可以在世界市场上接受竞争的检验,提质升级。而且这样做也有利于各方,因为我们装备的很多零件是全球采购的,一些技术也是购买来的,中欧和相关方面,就装备走出去进行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不过我还想通过各位向中国企业转达一句话:你们可是要尽力啊,我们对中国装备质量等做了承诺,可不要让这个承诺落空啊。请中外记者给予监督。
——李克强在2014年全国两会记者会上答记者问(2014年3月15日)
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让中国装备享誉全球。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3月5日)
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公交车能改善城市污染和噪音问题,要倡导人人使用,政府要起到示范作用。面对不断加剧的环境污染,我们要直面问题,向污染宣战!
——李克强:《在陕西省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4年1月27日)
基础设施和装备制造是中国-中东欧国家互利共赢的一个重要支点。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政府都有责任营造良好环境,引导企业增强优势互补的合作,更好地用这个支点撬动和释放彼此合作的巨大潜力,使中国和中东欧国家1+16的合作产生远大于17的效果。
大多数中东欧国家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设施都面临改造更新问题,中国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飞速发展,特别是高铁工程建设水平高、设备性能好,总运营里程已超过1万公里,完全有把握高质量承接中东欧各种交通基建项目。
中国高铁技术装备成熟,施工经验丰富,竞争优势明显,完全能够适应各国情况,满足市场需求。
匈塞铁路是中国-中东欧合作中的标志性项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具有成熟的装备、技术和施工经验,性价比优势明显。中东欧国家有市场需求,双方完全可以实现互利共赢。中国装备走出国门,特别是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既可帮助这些国家基础设施转型升级,也有利于消化中国过剩产能,提高装备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中方愿与有关国家一道,将铁路合作打造成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新亮点。
中国制造已经风靡全球,中国装备也将享誉世界。
——李克强:《在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在罗马尼亚议会宫共同参观中国铁路等基础设施及装备制造展时的讲话》节选(2013年11月26日)
应对危机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巩固这一势头仍需付出努力。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环境。
中部地区发展潜力大,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引入先进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
——李克强:《在安徽省考察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时的讲话》(2011年11月28日)
太重是现代装备制造业的骨干力量,要致力于打造世界名牌。你们现在已经在世界上有了一定影响,三峡的水钻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进军国际市场,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可能更多的是大型装备制造业。这就需要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多、更具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太重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长子,希望你们的技术和产品走在世界的前面。
——李克强:《在山西省考察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时的讲话》(2011年6月10日)
核能是新能源,但必须牢记安全稳定运行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在这一点上容不得半点闪失。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严格管理,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发展水平。
——李克强:《在江苏省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0年8月22日)
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之中,新兴产业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带动力量。要抓住时机,按照市场需求,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一举多得……改革是结构调整的根本动力,要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创新的办法,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推动产品换代和装备更新,更有效地扩大内需。
——李克强:《在黑龙江省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09年8月6日)
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一定要注意消化和吸收,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掌握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李克强:《在重庆市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09年8月6日)
只有研发新技术,才能推出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面向市场需求,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创造新的竞争优势……高速列车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我国铁路一大批客运专线陆续建成,将需要大量的与之相匹配的动车组列车。扩大高速列车生产能力,不仅能够满足高速铁路发展需求,而且对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也将起到积极作用。要充分利用我国铁路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加快发展铁路技术装备,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
——李克强:《在河北省考察工作时的讲话》节选(2011年6月1日)
西部地区具有广阔回旋余地,中心城市、老工业基地、交通便利和人才科技实力较强的地区,发展潜力很大。促进西部地区发展,是保持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任务。要立足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装备制造业是战略性产业,要实施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做强一批龙头企业,推动装备制造水平再上新台阶,为整个产业升级提供技术装备支撑。
——李克强:《在陕西省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09年10月16日)
现在汽车厂,都在搞新能源车,这是汽车发展的一个方向,搞新能源车研发,投入都很大,在开发的资源上要优化组合……现在的混合动力的电机、控制系统,投入和产业化很难,要做好技术跟进工作。
——李克强:《在考察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时的讲话》(2009年9月24日)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能动力量,既要立足当前千方百计开拓市场、稳定生产,又要着眼长远推动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东部沿海地区要站在新的起点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整体经济实力。
——李克强:《在上海市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08年12月13日)
(梁越 程都整理)